
从业者心声:一本好教辅是怎样炼出来的
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教辅管理座谈会上,多家市场教辅企业从品质打磨、功能定位、社会责任、市场演进等维度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以下是其核心观点。

卫保权:全联书业商会会长、曲一线公司董事长
曲一线已经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如果说做好一个产品是幸运,那么我们能持续做好很多产品,就不只是一种幸运了。
每种教辅都有习题,同样是题,为什么别人说我们的好?首先是选题方向准。每道题都要有方向性和代表性,它来自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对未来命题方向的把握。其次是坚持守正。不出偏、难、怪题,不搞题海战术,而是“精准打击”。第三,不停留于解题,更要帮学生提升解题方法、解题能力。我们编辑一年接触的试卷量,人均达3000多套,相当于一天10多套,所谓眼光,都是平时一点一点喂出来的。你只有见过这么多,才能判断它是不是一道好题。我们没有什么秘诀,就是靠苦干、真干,就是真的把功夫下到位。
作为一个经营20多年的公司,我们重视自己的产品,爱惜自己的品牌,因为这跟我们的命运息息相关。许多发展十几年几十年的教辅企业,都有上百甚至上千名员工就业。一个企业的经营涉及很多产业链,上游的造纸厂、印刷厂,下游的物流、中盘商、电商,还有遍布每个县城和乡镇的中小书店,关系到无数家庭的就业和生存。我们做好自己的产品,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就是在为产业做贡献,为社会负责任。

李万强:全联书业商会副会长、金太阳教育总经理
不能夸大教育存在的问题,更不能把这些问题归于教辅。有人说中国教育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说教辅影响创新人才的选拔,这些说法是欠妥的。中国教育取得的成绩是主流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为什么美国还在打压中国的科技企业。
有高考必然有复习,有复习必然有教辅。很多人认为教辅是快消品,难登大雅之堂。事实上,教辅策划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一本好教辅凝聚着无数老师和编辑的心血与智慧。他们穷尽心力,只是为让学生学习更高效。
教辅对实现教育公平,促进落后地区教育发展有巨大作用。尽管中考高考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它是大多数孩子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没有教辅,偏远地区的教育更加落后,落后地区的孩子更难进入好大学,有廉价实用的教辅才让他们享受到和大城市一样的教育资源。
教辅市场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通过市场去解决,要相信消费者是有辨别的。事实上,近年来教辅集中度越来越高,品牌化趋势明显,质量越来越高。一切都在发展中。出版和各个领域一样,现在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相信通过政府的引导,市场不断的优化,教辅市场会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张泉:全联书业商会常务会长、世纪金榜董事长
对于目前教辅质量的总体判断,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这些年政策比较严格,在这种形势下,还能生存的教辅多是经得起考验的。
内容质量方面,我们公司实行七审七校、编校一体、两个淘汰、三个交流,还有验证机制、优稿优酬、走出去请进来。我们在十几个省建立有学校实验基地,让他们使用我们的资料,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我们随时调整和优化。同时也让我们及时了解教学,根据他们的诉求,不断修正完善产品。
教育界有个段子:教的是一滴水,考的是太平洋,教的是一粒沙,考的是撒哈拉;教的是怎么种麦子,考的是怎么做蛋糕。老师和学生都很辛苦,教辅是在为他们提供有益的辅助。
现在老师的负担很重,他们要上课、带班,有时还要支教、科研。甚至有的地方暑假为防止孩子们溺水,老师还要巡河。老师的教学、管理负担很重,教辅就是帮助老师减轻工作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工具。
我们鼓励老师自主教研,但有些资源辅助肯定更好。有人认为,教辅会让老师变懒、素质下降,我不这样想。现在AI就可以做设计,是不是设计师的水平都下降了?其实它们都是有助于我们创造创新的工具。

王启全:天星教育总经理
关于市场品牌教辅的现状,我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又“红”又“专”。
“红”体现在哪儿呢?不少教辅企业都成立了党支部。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的方针政策,遵从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我们还解决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并且每年为国家纳税几千万元。
“专”体现在哪儿呢?天星教育做教辅策划已有30多年,市场证明我们的图书质量是经得起检验的。一个产品能做好,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内部有优秀的编辑团队。我们的研发编辑都是985、211的学生,并且30%是老师出身。二是外部有优秀的创作团队。我们合作的都是教学一线的老师,省市教研室的老师,有些还是学科带头人。他们的创作保证图书的质量,赋予图书创新和实用的灵魂。三是有严格的质量把控流程。四是严格的印制管理。我们选择的印厂都是当地或者全国最好的。五是市场检验。如果出版时间不紧,我们会提前经过学生试用;如果时间特别紧,我们也会通过读者回馈快速响应。
我们企业的价值观是:以父母心,做好每一本书。我们要求每个编辑,你做的每一本书,敢不敢放心让自己的孩子用?我们对质量的要求到了严苛的地步,因为我们要靠市场吃饭。

张丹:世纪华章总经理
分层教学不只是一个班或者一个学校分层,区域也有很大的分层。不同地方的教学水平、难度,甚至考试的学科都有差异,
我们已在10多省市实现本地化。我们的专版跟当地学情结合更紧,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也会更有效。教辅市场没有哪一家能够通吃,每个教辅公司都有专业化的分工。
我每年有2个月在学校里实地调研考察,我们有的策划编辑一年出差近200天,他们没有销售任务,都是去学校听课,调研教学的需求。
市场教辅是真正把质量作为根本的。如果老师、学生不认可,这本书是不能长久生存的。有的书可能在一个学校或个别地方,通过价格或通过不正当手段实现了销售,但那些在全国这么大的市场都做得好的,一定是品质好的产品,是经过时间检验、经过老师检验的产品。

朱建光:通典文化总经理
教育界有句话:“全国高考看江苏,江苏高考看南通。”南通的教育确实走在全国较前列。我们能做这么好,跟南通的教育基础是分不开的。我们的选题都来源于一线教学,是南通许多优秀教学科研成果的转化。
教辅不仅被政策严管,在出版行业也受歧视,认为教辅出两道题就挣钱了,感觉这个事很简单。其实,优秀教辅的选题、选文,哪个不是优中选优?我们的书是靠市场认可和老师认可,今年用了一个班,明年用了两个班,后年再用三个班……,慢慢的开始用起来,都是由学生和老师的口碑去投票的。
你们看到品牌企业的是寥寥几个,其实我们后面倒下去的不计其数。我们是从众多赛道上赛出来的,是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我们完全走市场,没有什么资源和背景,我们只有把质量做好,才能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品质对于我们来说,真的就是企业的生命。
很多人担心,教辅选购有没有腐败?不能说完全没有,各地情况不同,而且市场教辅的腐败是小腐败。在发达地区,老师基本不会因订教辅要回扣。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老师收入低,可能会有。近几年也在好转。老师会先选品种,再谈折扣,而不是谁回扣多就用谁的书。

周宗兵:经纶传媒总编辑
教辅的功能,可以用四个补充来概括,它是教材的补充,教师的补充,课堂的补充,考试的补充。
教材的补充。教材比较稳定,多年不会大动。教辅会通过训练的情境,将最新的经济生活和科技进步融入进去。
对教师的补充。不同区域的教师水平差距很大,一本好教辅能让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辅是最经济实用的教学资源。
对课堂的补充。现在讲分层教学,在同一个班,有的还没吃饱,有的已经消化不了,需要不同教辅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对考试的补充。教材与考试之间有差距,只学习教材很难应对选拔性考试,教辅就是连接教材与考试的阶梯。
教辅的质量控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意识形态。教辅服务于教材和考试大纲,只要教材和考纲的导向没问题,教辅的导向就不会有问题。
其次是内容质量。教辅本质是教育研究,要研究高考,研究课标,研究课堂教学,还要看它的使用场景。你研发团队的水平有多高,编写队伍的水平才有多高。
再有就是过程控制。过程控制不是出版之后再控制,而是除了常规的审校外,还要提前到各地试用。学校全部做一遍,有问题在出版前就都解决了。
摘自:《出版参考》杂志